我所经历的 Vibe Coding 发展史
我所经历的 Vibe Coding 发展史
今天分享一下我亲身经历的 Vibe Coding 历史。虽然这个概念是今年二月份 Andrej Karpathy 在推特上提出的,但 AI 辅助编程其实很早就出现了。
GitHub Copilot 早期内测经历
最早的 AI 编程辅助是 GitHub 做的一个类似 Google Smart Compose 的功能,就像 Gmail 的智能撰写一样。
当时我一直关注这个领域,因为 GPT-2(或者GPT-3)还是开源的,OpenAI 那时是一家非常开源的公司。GitHub 集成了这个开源模型,在 ChatGPT 发布前就已经有了代码补全的信号。Transformer 架构(GPT 中的 T)非常擅长补全,GitHub 基于此开发了自动补全模型和 VS Code 插件。
当时的 GitHub CEO 是 Nat Friedman(他后来拿着至少1亿美元的包离职加入了 Meta),他在推特上询问谁有兴趣参加内测。我举手报名,很幸运地成为了最早的内测用户之一。
创业时期的工具选择
从微软离职创业时,Cursor 还没有现在这么火。我试过 Cursor,当时感觉和在 ChatGPT 复制粘贴代码差不多,所以主要还是用 VSCode 和 GitHub Copilot。
有个有趣的对比:昨天我问一个在华尔街工作的朋友,2025年你们用什么工具编程?他说还是用 ChatGPT 网页版复制粘贴的方式。我问是不是 Codex 之类的工具,他说不是,仍然是传统的复制粘贴方法。
GitHub Copilot 的魅力
拿到 GitHub Copilot 内测资格时,感觉像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玩的玩具,开始疯狂写代码。虽然当时的效率提升相比现在只有 5%-10%,最多是写个注释生成简单函数。和现在 AI 能直接生成整个项目相比,简直微不足道。这是 2021 年的情况。
微软内部的 AI 阻力
在微软内部,我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公司对 AI 的抵制非常大,许多经理和同事都抵抗 AI 工具。我负责移动端开发,相比前端开发,AI 工具的效果确实差很多。
高层管理的支持
2023年下半年,为了适应 AI 编程趋势,我加入了 OneDrive Web Photos 组(类似 Google Photos 的网页版)。
iOS 团队有位非常认可我的 leader,建议我向最高层汇报。我接触到的最高级别是 Satya 手下的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微软体制复杂,EVP 是最高级的 VP)。向他们分享我们如何使用 AI 工具时,他们非常感兴趣。
有趣的是,最高管理层(而非中层)最希望我们使用这些工具。他们甚至与 GitHub 合作,为每个 manager 建立了仪表板,显示工程师使用 Copilot 的人数和日活跃度。
保守管理层的阻力
但我遇到的 manager 思维极其保守 — 一个从八九十年代就在微软工作到去年退休的典型美国白人男性(可能来自南北卡罗来纳州)。
我很坦率地与他分享一切,但他甚至不让我使用自动代码格式化工具,说他更相信人类。对他来说,AI 写代码更是不可触及的禁忌。这是个极端的例子。
离开微软的决定
在这位保守 manager 手下工作几个月后,我觉得体制庞大,难以改变,没什么意义。受到一口新饭老师的启发,加上留存了一些安全边际和家庭支持,决定出来创业。
离开微软的两个主要原因:
- 薪资问题 - 在加拿大等非美国地区工作,薪资相比美国本土差很多
- 全民医保 - 加拿大的全民医保虽然有问题,但给了我创业的勇气
- 机会成本 - 在微软工作,机会成本太高,最近 Mark Zuckerberg 也说「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最大的风险是不承受任何风险」。
Sahil Lavingia 的 Cursor 直播
去年六七月份,我注意到 Gumroad CEO Sahil Lavingia 在推特上说要做 Cursor 编程直播。当时很多人有个常见疑问,就像我华尔街工作的朋友的问题一样:ChatGPT 网页版已经够强了,为什么不用复制粘贴的方式?
Sahil 在直播中强调了关键差异:虽然效率差距只有一点点,但最大的差距是它会打断你的心流。不断的复制粘贴会让思维不连贯,这是重复操作带来的问题。
那时候的 Cursor 和现在完全不是一个产品,仅仅过了一年,这个领域的发展在不断加速。
拜访 Gumroad 总部
2024年12月,我专门拜访了 Sahil 在纽约布鲁克林的 Gumroad 总部,
Gumroad 的办公室出乎意料地"极简" — 就一个小房间,大家挤在一起。我去的时候,他们正在准备圣诞聚会,Sahil 本人也在疯狂拆快递,完全没有老板架子。
这次面对面的交流让我对 Vibe Coding 和创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Claude Code 的体验
今年二月份,Claude/Anthropic 发布了 Claude Code 的 Research Preview(研究预览版)。我用公司申请了内测资格,内测版和现在版本差距不大,唯一缺点是太贵了。
我之前发推特说,基本一个任务要一到两美元,我一天可能做上百个小任务,所以一天要花一到两百美元。经济价值比较低。
订阅版的推出
Anthropic 意识到了价格问题,推出了订阅版。因为他们是模型提供商,成本算得更清楚,所以敢这样做。
我专门请教了一位在维也纳的财富自由程序员朋友,他是 business owner,做了一个很强的产品 PSPDFKit(相信卖了几个亿美元)。他说 Claude Code 真的让他找回了人生意义,因为财富自由后不知道干什么,很多年没更新博客,现在疯狂写代码、疯狂更新。
这就是 Vibe Coding 带来的所谓「氛围」。
对未来的思考
虽然有人觉得这些工具只有程序员能用或应该用,我认为每个人的出发点都合理。我们做社群的目的是为了打破社交媒体的回音壁,让灵感得到碰撞。
灵感和想法本身不值钱,但如果能让你更有兴趣、更愿意去做,执行速度和效率就会更高。有时上班痛苦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是感觉不到人生意义。
今天 Google 要发布新的 Gemini 模型,据说不是代码模型,所以我们的内容可能还没浪费。不过浪费了也无所谓,这就是这个时代:内容、软件、产品的迭代速度都非常快。你可以说更卷了,但其实是给普通人机会。
联系方式:
- 邮箱:hello@mikechong.com
- YouTube:@RealMikeChong
- 预约咨询:cal.com/michael-chong/30min